奇迹的发生,往往不打招呼。201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杨双桃去自家玉米地里收玉米,走到地边,让她十分惊讶的是,竟然有十余只猴子在“帮她搬玉米”。当时,她很害怕,惊叫了起来,而前来帮忙的猴子听到她的惊叫声,也惊慌失措跑到了大山深处。杨双桃在自家地里遇到野猴搬玉米的事情在村里传开后,全村人先是争议,都认为是假的。但后来,随着看到的人越来越多,便成了当地不争的事实。
“野生猕猴从故事走到现实,这源于旧屋基乡的生态之变和生活之变。近年来,旧屋基乡聚焦生态,着力勾画人与自然、人与猕猴和谐画面。”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林草工作机构负责人郎春海介绍,曾经的旧屋基是“九分石头一分土,土如珍珠水如油。”如今的旧屋基全乡森林覆盖率突破75%,已蜕变成知名的“那色峰海”。“‘那色’是彝语,意为彝族人家的美丽峰海。”
关于猕猴,郎春海以时间为坐标,用一组数字勾画出发展变化。据监测,2010年前,在当地野生猕猴不足1000只,因为猴子常年生活在河谷地带,当地村民几乎见不到;2010年之后,随着当地生态的不断修复和变化,猴子数量不断增多,当地村民与猴子会“偶遇”;2016年开始,旧屋基乡党委政府多方争取项目,开始在猴群较集中的地方定点投喂后,当地村民与猴子便“常相遇”。2021年,经多方监测,猴子数量达到2500多只,成为了曲靖野生猕猴最大的聚集区。近年来,预估在2700只以上。
郎春海介绍,近年来,旧屋基乡通过生态修复、科技赋能、全民参与构建起“三维守护网”,筑牢猕猴栖息家园。在旧屋基乡,野生猕猴主要分布在在法湾、旧屋基、地安、安木勒、老寨等五个村(居)委会共25个自然村。
“来罗平避暑旅游,肯定要来这里打卡。”近日,来自湖南王先生和张先生带着家人来罗平避暑旅游,他们在网上做足了功课,“我们搜索了一下,猴子爱吃香蕉和瓜子,给它们带来了美食。我们第一次见这么多的猴子,太惊喜了。”
如今,近3000只猕猴长期生活在旧屋基,那色峰海成了它们的幸福家园。“近几年来我们投喂发现,每年都会增加三四十只猕猴宝宝。”杨双桃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