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当天,各村寨青壮年男子为本村的打牛装扮一番,有的在牛背上配二龙抢宝雕鞍,鞍上插双雉尾、三角形彩旗,头角上系着大红缎子扎成的红花,颈系铜铃,由两个小伙拉着牛鼻套牵着,一人举着上书“百战百胜”、“天下无敌”、“牛魔王”、“ 通天大王” 等标示本村斗牛的锦旗在前面开路,其余人员敲锣打鼓,扛着彩旗,吹着芦笙,扶老携幼,威风凛凛,浩浩荡荡向斗牛塘开进。到了牛塘,便在附近找一地方等侯,随时准备进入生死较量。各村斗牛到齐后,由组织者召集各队抽阄决定对手,组织者把事先写有1、2、3、4、5、……的纸团放在地下,让各队代表抽取,一般是1和2为一对,3和4为一对,以此类推。如果抽到的一方不愿与对方交锋则可以放弃,另外抽阄,如果双方同意就各举一杯白酒,碰杯喝干,即成为对手。对手和顺序确定后,竞赛就开始。每对牛进塘时,鸣放铁炮三声,第一头牛在炮声中由该村青年拥拍牛身冲入牛塘并绕场三周,然后便停在指定的位置,摆好战斗姿态,迎战对手。第二头斗牛同样是在三声铁炮中被簇拥着冲进牛塘,但不必绕塘,而是气势汹汹直奔对手。“嘭” 的一声猛烈对撞,即进入你死我活的搏斗。此时,场内青年手舞足蹈,呐喊助威,周围观众摇旗击鼓,欢呼雀跃,整个牛场气氛热烈而紧张。如果两头牛势均力敌,长时间僵持不下,难分胜负,双方青年即同时用绳子将各自的牛的一只后脚套住将牛拉开,不让再打。一是避免伤牛,二是增加了现场的热烈气氛。这种情况称为双赢, 不分胜负。双方簇拥着各自的斗牛,鸣放鞭炮,绕场三周,欢呼胜利。如果在较短时间内,一方败下阵来,则对方为赢家。赢家簇拥着自己的斗牛,鸣放鞭炮,绕场三周,欢呼胜利。如此进行,直至所有参赛斗牛完成竞赛。因为斗牛主要为娱乐,一般不设奖,不评名次。有时也搞争霸赛,那就采用淘汰的方式决出冠、亚、季军,分别授予“牛王” 等称号和旗匾。
从江风物记之——斗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