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热点专题 >美丽哈尔滨 全国文明城市行 >区和部门 >道里区 >创城在行动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
  • 发布日期: 2017- 07- 29
  • 浏览次数:
  • 字号:[ ]

6月19日,网络媒体“美丽哈尔滨·全国文明城市行”采访团走进道里区。道里区委书记冯延平就道里区创城工作接受媒体采访。

道里区作为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是哈尔滨市的商贸中心、文化中心,也是重要交通枢纽和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重要基地,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更加突出城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建设,注重补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和管理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乐于久居、乐于经商、乐于游玩的美丽中心城区。

中央大街音乐表演

突出创城常态化,建立五大机制,让居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

道里区在推进创城工作中,始终把机制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完善,通过机制建设来保障创城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期化。

深化社会诚信培育机制,营造公平诚信的社会风气。以121个道德讲堂、19个市民学校、136个家长学校为阵地,定期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培育诚信理念,倡导企业诚信,校园诚信、个人诚信,将诚信理念深植人心。每年举办“十大诚信”创建评选活动,选树了“货真价实满意店”、“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文明单位”、“文明校园”、“道里工匠”等100余个诚信单位和个人典型,扩大诚信影响面,激发社会各界对诚信工作的参与积极性。深入开展诚信文化活动,在“3.15”、重大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诚信宣传、公益电影进社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诚信楼道建设等活动,强化诚信培育机制,弘扬诚信美德,树立诚信之风。

深化志愿服务机制,传承互助友爱的奉献精神。为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道里区建立了“13810”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形成了一整套服务流程,即确定1个项目,实施3种模式,执行8项志愿服务制度,达到10条志愿服务标准,将志愿服务打包成“服务项目”,通过定期开展项目对接、精准服务、邻里守望、清洁行动、生态保护、文明交通等公益行动,弘扬志愿者精神,让志愿服务成为常态。同时,道里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者服务银行,通过志愿者管理平台和服务信息交流以及社区“党员微服务”平台,实现志愿服务精准对接、有效推进。道里区志愿服务工作连续四年在全省173个县市综合考核评比中位列第一。

经纬小学学生介绍展板内容。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长效机制建设,构建文明健康育人环境。道里区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基地建设摆在首位,定期召开文明委会议,研究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格局。落实资金保障机制,加大投入,建立阵地,组建了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思想道德基地、城乡少年宫、社区未成年文体活动中心、知行课堂等600余处活动阵地,丰富了未成年的文化生活。坚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每季度开展“净网优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网吧专项整治行动,严历打击影响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行为,营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道里区被评为全省唯一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进区。

深化先进典型示范机制建设,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制定道里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评选标准,建立每月申报、评比、推荐机制,选树了贾秀芳、孙书丰等一批全国、省、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281人。每月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动人物”巡讲、“故事会”巡演以及道德模范“传帮带”等宣传活动,以点带面,扩大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典型宣传深入人心,让全区党员干部做到学有标杆、赶有目标。

深化日常工作推进机制建设,巩固创城成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道里区建立了区级领导包街道,街道包社区、社区包楼道、部门包行业“三级包保”责任制,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创建工作新格局。同时建立创城督办机制,采取百分考核办法,成立了六个巡查督导组,每月测评,全区通报。启动问责机制,强化问题导向,加大整改措施,落实责任追究,对在全区创城工作百分考核连续排名后三位单位领导,由区级领导进行诫勉谈话,对督导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媒体公开曝光带来不良社会影响的,启动问责。

安详社区干净整洁的楼道

突显城区亮点,打造五大品牌,让居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品质

实施现代化城管作业,实现城区“洁净如家”。按照街路管控“七净五无”标准,道里区不断创新城管作业方式,建立了数字化、精细化、机械化管理模式,实现主干街路与背街背巷同标准、同推进。采取“火碱、高压大力神、水车三结合”的方法,破解步道板清理难题;采用“水车、洗扫组合”办法,破解黄道牙线清洗难题;改装小型水冲洗车,破解背街背巷清理难题;利用定位传感系统“追踪”残土车运行轨迹,有效解决了残土车肆意乱开、随意倾倒问题;加大机械化作业向城乡结合部延伸力度,迅速提升农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质量;推进垃圾净化和袋装收运试点工作,设置新型移动式压缩连体箱收运站点,解决了垃圾站点垃圾外溢、有异味问题,切实提高了居民庭院管理水平,打造了干净、整洁、美丽城区。

提升园林绿化品质,扮靓城市“美丽客厅”。立足将道里区打造成迎接世界宾朋的会客厅和多彩大花园,道里区聘请园林绿化专家进行把脉设计,运用五色草、剪型榆、王族海棠、铁艺花架等花草和展现形式的艺术美感与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情相融合,打造独具文化魅力特色的绿化彩化景观。结合沿江“旅游轴线”,突出音乐特色主题,打造“音乐会开始啦”、“盛世华章”和以音符、竖琴、钢琴等音乐文化元素为主景的五色草景观,为沿江夏季增添了灵动的韵味;结合欧陆文化特色,将中央大街、爱建商圈等进行串联,建设了极具欧式风情的立体悬吊花卉、“百年缩影”、套娃、天鹅等五色草景观和五色花卉盆景,与老建筑融为一体,欧陆风情魅力更加浓厚;结合机场路“迎宾轴线”,重点突出“科技新城、魅力冰城、欧陆名城、音乐之城、北国水城、迷人夏都”6个主题节点,引进剪型榆、王族海棠等造型奇特的绿植和花卉,打造丁香、樱花等景观名片,彰显了道里区热情好客、魅力时尚的城市风貌。

突出旅游文化时尚特色,构建中外游客的“温暖之家”。充分发挥道里区历史文化厚重、欧陆风情浓郁、文化旅游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为目标,深度开发以中央大街为中心的欧陆风情旅游文化,加快推进红专街街区改造及商业业态提档升级项目,恢复原有历史性建筑的文化氛围,带动25条辅街改造。提档升级“老街音乐汇”、国际西餐文化节、老街时尚巡游等时尚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构建欧陆风情旅游带;深度开发松花江道里段沿线旅游资源,加快推进群力外滩湿地公园、德嘉游艇码头、哈尔滨普利吉尼斯乐园等文旅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绿色生态景观旅游带;深度开发运粮河、太平湖、长岭湖等生态特色旅游,加快推进印象哈尔滨建筑艺术旅游小镇、啤酒小镇、满族风情园等一批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乡村游、观光游、民俗游、采摘游、温泉游,着力构建休闲体验度假旅游带。同时,注重提升服务水平,规范旅行社服务行为,在旅游景点设立志愿服务站点,选派优秀志愿者文明引导,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帮助游客解决困难,让中外游客切实感受到温暖如家的氛围。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打造居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成区街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等355处,建立斯大林公园、音乐公园、湿地公园、丁香公园、志愿者广场等公园广场26处。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建成千米以上集文化、娱乐、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中心社区”32家,在全省率先建成了“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开展“十百千万”创建活动,全区拥有各类文化团队162支、2.5万余人。每年开展赛龙舟、逛新城、乐动道里、舞动道里等为主题的群众活动和各类比赛、汇演、展览、专场演出等活动1000多场次,参与演出群众15万余人次、观看演出群众百万人次。形成了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活动广泛、文化群体多元、文化品牌丰富的文化道里,让城乡居民尽享文化带来的快乐。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打造群众“教育课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为统领,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着力推进诚信、孝敬、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文明引导行动,建立市民学校19个、家长学校136个、道德讲堂121个,4万余名干部群众走进讲堂学习;组织开展了“情暖冰城365·文明交通月月行”、“文明交通志愿者站岗”等活动,目前,道里区22条主干街路上乱穿马路、随手丢弃废弃物的不文明现象大幅度减少;组建了100个社区艺术团,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和艺术情调;利用道里区公众信息网“创城专栏”、“文明道里”微信公众号、城区LED屏、宣传板等多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创城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借助新闻媒体等多种途径及时发布创城动态,营造了全民共创浓厚氛围和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市民整体文明素质显著提升。

机场路的绿化景观

树立问题导向,破解五大难题,让居民群众切实看到创城带来的新变化

以清理“僵尸车”为重点,全面开展交通环境综合整治。针对多年来停放在居民庭院、道路两侧“僵尸车”和占道经营车辆问题,道里区专门成立指挥部,按照“政府倡导、居民自清、依法整治、以疏为主、财政补贴、集中管理”原则,政府投资专门建成三处“僵尸车”停车场,依据9类13项法律法规,通过新闻媒体宣传、电话通知、上门告知、下发整改通知单等形式劝导车主自清。对无主或是不自清车辆,依法强制拖移集中存放。特别是针对群力新区占道烧烤、经营的69台车辆和朝阳大市场车辆乱停等顽疾问题,道里区组织交警、公安、执法、办事处等部门联合执法,利用一周时间全部清除。截止目前,道里区共清理“僵尸车”1660台,全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

以清理“外挂线”为重点,全面开展老旧城区综合整治。针对当前各种网线凌乱,影响城市环境和安全问题,按照市政府以道里区为试点,开展“消灭蜘蛛网、梳理外挂线”暨“庭院即我家”综合整治行动要求,道里区对11类弱电线缆进行了集中梳理。通过试点区域摸索和尝试,我们确定了“市区政府主导、办事处主体、缆线单位配合、居民群众参与”的梳理整治工作思路;明确了“强弱分设、横平竖直、集中捆扎、标识清晰、牢固安全、协调美观”的梳理整治标准;确定了“规划单位先行设计定路由、缆线单位认领自改、施工单位集中捆扎、监理跟进验收、财政最终评审”五步整治工作流程。探索了楼道、院内、院外、道路“蜘蛛网”梳理整治工作模式。目前,我们正在准备全面铺开,预计在8月底前全部完成全区外挂线梳理整治任务。特别是针对老旧庭院破损严重、管理难等问题,道里区经过试点庭院探索,同步启动105个庭院、185栋楼、858个楼道的17项综合整治工作,受到了居民群众普遍好评。同时,道里区探索构建道里区物业服务站、街道物业服务分站、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的区、街道、社区、物业“四位一体”“庭院即我家”管理模式,让老区面貌真正换新颜。

以老机场路改造为重点,全面开展城乡结合部综合整治。针对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差、农贸市场混乱、车辆占道乱停等5大难题,道里区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向面延伸的办法,组合出击,全面整改。首先对机场路等40处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其次占道摊区和新发大市场展开整治,将市场棚厦改建为临时彩钢房,悬挂牌匾,规划摊位,规定时间,规范经营,专人管理,跟踪检查,确保文明有序。针对机场路800多台工程车、配货车乱停堵塞交通问题,道里区积极谋划,建立了临时性过渡停车场,引导机场路沿线占道车辆集中停放,统一管理。针对机场路菜市场占道经营问题,开辟了临时性菜车交易市场,并正在筹备建设占地70万平方米的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目前用地正在审批当中,该项目将彻底解决每年夏季近千台菜农车在机场路占道经营乱象。

以清障治污为重点,全面开展河沟环境综合整治。针对道里区沿江滩涂私挖池塘、违法建设构筑物、向滩涂内倾卸残土垃圾等违法问题,道里区按照三条线原则,采取疏堵并重、严历打击、强化引导相结合,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开展清障治污整治工作,重点清理何家沟、群力外滩、运粮河、阳明滩桥下东西两侧的池塘围坝以及四方台滩涂内违法私建的构筑物等173处。同时,引导村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自有承包地上种植低棵经济作物,对接湿地项目,自觉主动融入到湿地旅游中来,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在湿地旅游中真正受益。同时,全面实施“河长制”,实行常态化管理,确保道里区沿江滩涂不再发生私建、私挖、私卸现象。

以清理马路市场为重点,全面开展城区公共秩序综合整治。针对建国北二道街、朝阳大市场周边、主要街路、校园周边、商圈及旅游景点周边等重点区域的马路市场、占道无照商贩等各类违章乱象,道里区开展了“五清五无”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战役”,对重点点位进行定岗管控,死看死守,防止反弹。同时,以整治马路市场契机,开展从平面到立面、从主街到小巷,对全区牌匾广告、市场摊区、庭院小区等乱摆乱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违章行为进行重点治理,达到地清、店面清、橱窗清、设施清、楼体清、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贴乱画、无乱扯乱挂、无占道和店外经营现象,确保道里区公共秩序规范有序。

(来源: 本网站 )
导航链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